战略:发力智慧零售 苏宁集团冲刺万亿级企业规模

   2017-12-02 中国品牌网90

战略:发力智慧零售 苏宁集团冲刺万亿级企业规模

  苏宁集团成为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第19家入选企业。对此,新华社总经理室总经理张永平表示,作为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有责任、有义务为品牌强国战略提供全方位支撑,帮助民族企业塑造民族品牌,培育更多“百年老店”。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表示,此次与新华社合作将产生双方优质资源聚合效应,释放更强大的品牌势能,期待携手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一起向世界传递苏宁声音,向世界展现中国民族品牌的文化自信。

  外界普遍认为,苏宁此前已明确了智慧零售发展战略,并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此次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意味着苏宁将开启新一轮战略发展期,并将开始向苏宁自己的第三个十年发展目标——打造万亿级企业规模冲刺。

  强强联手 助推民族品牌崛起

  作为国内零售业的领军企业,以及积极推动智慧零售转型的市场先锋,苏宁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备受各界关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魏建国,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第五届理事长杨春光,新华社总经理室总经理张永平,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潘庆中,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苏宁云商营销总部副总裁卜扬,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储学军、苏宁集团品牌总经理苑金香等各界代表均到场见证。

  魏建国说,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开创了一条中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创新道路。他表示,强大商品出口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需要充分借新华社强大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今后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加入到“民族品牌传播工程”,需要新华社以及所有的媒体工作人员,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创新传播民族品牌,让全球市场分享中国品牌发展带来的价值,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世界会因新华社“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平台和所有入选品牌的做大做强而改变。

  杨春光认为,苏宁此次入选对整个中国企业界有着重要意义。他解释说,中央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个转变”,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建设品牌强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出了科学指导、指明了发展路径。新华社实施“民族品牌传播工程”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为我国优秀民族企业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了有效渠道,为唱响中国品牌加油助力,为我国民族企业进一步走向世界铺路架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入选“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同时也体现了苏宁无与伦比的企业和品牌价值。《中国名牌》杂志总编辑周志懿就表示:“苏宁入选‘民族品牌传播工程’可谓恰如其分、恰逢其时、当之无愧。”他说,苏宁是一个具有强大创新力的品牌,从立足空调运营向综合电器连锁运营转型,到深交所上市,从苏宁易购上线到全面转型为科技智慧的苏宁,从推出电商+零售商、服务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到推出微店服务,苏宁总是紧跟时代步伐。与此同时,苏宁的业务也从最初的家电连锁,发展至涉及零售、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等领域,使品牌版图得到了巨大的延伸。

  “作为零售的平台渠道,苏宁一直致力于各大品牌商在C2B方向定制、联合营销、社交互动方面联合推广,并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重点围绕互联网品牌中高端产品,打造中国最大的品质生活体验基地,在三四线城镇和农村市场,苏宁易购直营店已经遍布全国的主要城镇。2016年销售高达130亿元,从消费服务升级角度讲,苏宁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IP。”周志懿认为,苏宁已经成为中国新零售的龙头企业,在自身实现全渠道、全产业、全客群的生态融合同时,也在引领中国零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周志懿还指出,苏宁具有强大的品牌塑造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宁已经拥有一套非常成熟、顺应市场和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体系,这是苏宁的价值观,也是品牌塑造的核心与灵魂;同时,苏宁的品牌管理模式也已成型,能够充分地利用内外部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使品牌价值最大化。

  持续转型 引领智慧零售发展

  创立于1990年的苏宁是中国领先的商业企业。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苏宁确立了“引领产业生态、共创品质生活”的企业使命,其产业经营不断拓展,目前已经形成商业、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六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2017年7月,苏宁集团旗下苏宁云商首次跻身《财富》评选的全球财富500强榜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苏宁迎来了国际化发展的新空间、新机遇。苏宁创新培育的大消费生态圈已经走出国门,正积极地与“一带一路”上的众多国家开展合作。

  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和苏宁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始终紧跟时代潮流并持续转型不无关系。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孙为民表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苏宁从专营到全国连锁、电子商务,到现在的互联网零售,经历了很多时代变化。同时,苏宁也从个人创业到团队事业,再到现在的社会企业,一路走来本身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苏宁总是遇到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在把握机遇的过程中间,苏宁一直在积极地探索。

  孙为民举例说,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苏宁遇到了两个挑战:第一个是传统的连锁经营模式遇到了增长的瓶颈。苏宁在一二线城市进一步拓展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效应,向三四级城市和农村市场渗透,传统的连锁模式又会使苏宁渠道下沉遭遇巨大阻力;第二个是电子商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新的消费方式,但此时苏宁还没有这样一个新的渠道,建立跟消费者的交互。孙为民说,面临这样的挑战,苏宁迅速做出调整,积极转型,在2009年苏宁开始了“互联网+”的过程,打造了新的线上的苏宁易购电子商务平台,为之后苏宁在电商,以及新零售领域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2012年,苏宁开始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线下,进行“场景互联网”的探索。2013年苏宁对企业名称做了变更,苏宁电器变更为苏宁云商。孙为民认为,这是苏宁极为重要的两个战略举动。“2013、2014年时,整个中国不管传统零售,还是电商企业,都没有像苏宁一样认识到外在的发展趋势,所以外界对于苏宁线上+线下,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新模式缺乏认知。但2015年以后,大家逐渐看到未来零售发展的趋势——不仅在线上,也不止在线下,实际上是双线融合的趋势。”孙为民认为,通过转型苏宁顺利地抓住了产业发展的趋势,也顺势拉开了苏宁智慧零售战略的大幕。

  孙为民介绍说,进入公司发展的第三个十年,苏宁提出了“科技苏宁、智慧服务”的发展战略,从现在中国的零售趋势看,这个最初的蓝图到现在的实施路径越来越清晰。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苏宁提出未来零售的发展方向是“智慧零售”。到底什么是智慧零售呢?孙为民解释说,就是将互联网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相叠加,实现零售经营所有环节的数据驱动。“要把人工智能这些技术运用在我们的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里,包括未来消费者在商品消费使用的场景中间,更多地把商品的使用和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孙为民进一步解释说,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智慧零售就是数字化的零售,就是智能化的零售。

  就在各界刚开始意识到零售业发展新趋势之际,苏宁则有了更进一步的“大动作”。11月中旬,苏宁线下新业态全国项目拓展启动会召开。会上,苏宁提出了未来一整套的发展计划:要将集团的连锁发展中心升级为开发总部,新开的5000家互联网门店将根据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实现“千店千面”,无人店也将进入2.0时代。

  近期,孙为民还曾透露苏宁的下一步战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打造线下平台——苏宁易购广场,将线上的苏宁易购移植到线下,3到5年时间打造300到500家;第二是细分做专,将家电、3C、母婴等形成不同专业店;第三是贴近顾客,主要围绕三四级市场,建立全面覆盖网络。未来3到5年,苏宁易购直营店将以3万家店的数量进行递增,城市居民社区为核心的小店则以5万到10万家店进行覆盖。与此同时,物流机器人“小Biu”、国内最大AGV物流仓库群相继投入使用,让苏宁的智慧零售战略持续落地,也让外界看到了苏宁转型智慧零售的决心。

  做大做强 冲刺万亿企业规模

  在发力新零售的同时,苏宁的企业规模和体量也在不断壮大。按照公司的第三个十年计划,苏宁正朝着“万亿级企业规模”的目标冲刺。

  孙为民认为,“万亿级企业规模”的目标不是空谈,这既是苏宁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他解释道,苏宁的发展始终以零售为核心,牢牢地把商品、顾客服务、顾客需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近年来,有两个巨大的趋势在促使苏宁发展:一是消费升级。在满足消费者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消费升级的出现衍生出大量新的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其中最大的需求增长是对非物质商品的需求,比如说文化、体育、艺术等,而且这类需求在未来会飞速增长。所以,苏宁从2015年开始,在文创、体育等领域进行了布局。“苏宁是以零售商的态度来做这些的,这是未来消费升级最重要的风口,或者说趋势。”孙为民这样解释苏宁投身文创、体育等新业务的逻辑。他还透露说,围绕消费升级,苏宁在大健康、大服务领域的布局和未来发展,也是基于这一思路。

  “另一个趋势是新技术的应用带动了零售革命。”孙为民说,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零售中的商品采购、商品销售、商品服务等环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过去的商品的采购供应信息流变成了数据流;和顾客的交易衍生出了金融服务;商品配送服务变成了开放的、社会化的物流体系。新的技术变革和应用自然而然地带给苏宁新的业务延伸。比如说,苏宁现有的金融业务,不但有面向消费者的支付、消费信贷等服务,还有面向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他认为,苏宁不断拓展的新业务,其实都是从传统零售的各个环节扩展而来的,在积极拓展这些环节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将帮助苏宁不断做大做强。

  事实上,苏宁正在为新的企业发展目标付出努力。近期,苏宁在线下新业态全国项目拓展启动动员会议上提出,2018年要在三四线市场乃至五六线市场布局3000家零售云门店。这意味着在全国共有的1461个县中,苏宁每个县至少要开2家云门店。

  苏宁如此发力,看准的是未来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蓝海。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主题为《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新动力》演讲中曾提出,在市场力量和政府引导下,中国三四线城市会更大、更富、更敢花,未来十年贡献整体消费的2/3。今天三线城市居民是北上广深的一半,十年内差距会缩小1/3。而数据显示,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33.2万亿元,一二线城市的规模约为7.6万亿元,三四线城市为13万亿元。一二线城市有强大、领先的消费能力,但三四线消费市场也在不断崛起,同时因为其数量众多,发展空间更大。逛买、体验,已经不是一二线城市的“专利”,也是三四线市场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将越来越强烈。早已深耕线下的苏宁要做的是通过这样扎根三至六线市场的零售云门店,把线下做得更透,让渠道进一步下沉,全面渗透全国每一个县。

  除此之外,在三四线市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中小零售商家,同样也将成为苏宁的机会。大量第三方研究显示,中小零售商家扎根本地,熟悉本地市场和人群需求,但也因此而缺乏先进的零售理念和管理运营方法。在“双创”风潮和线上线下走向融合的趋势下,这些中小商家急需转型升级,以应对未来三四线市场爆发的消费需求。苏宁正是摸清了这一痛点,通过零售云平台,整合内外部供应链、物流、金融等全价值链核心能力,将成熟的零售模式赋能给这些中小商家,帮助其形成选品、订货、营销、促销、陈列等方面的标准化运营,同时又根据其不同情况保持个性化,“千店千面”,让门店经营变得更有效率、更智能化、更符合消费趋势,也因而具备了新的生命力。

  孙为民说,苏宁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在苏宁的历史上,公司的品牌和logo有过多次变化,但始终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就是不断强化苏宁的科技、时尚和年轻,其本质是与时俱进,是主动地去适应消费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作为民族品牌,苏宁未来仍会坚持这样的理念,主动迎接挑战,拥抱趋势。

  苏宁大事记

  1990年,苏宁初创,在南京开设了第一家空调专营店,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

  1993年,南京爆发空调大战,苏宁一战成名。

  1997年,苏宁自建南京江东门第一代物流配送中心。

  1999年,苏宁首家自建店——南京新街口旗舰店成功开业,标志着苏宁从空调专营转型到综合电器全国连锁经营。

  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深交所上市,成为家电连锁第一股。

  2009年6月24日,苏宁宣布认购LAOX定向增发股份,正式入主日本LAOX电器连锁企业。

  2010年1月25日,苏宁携手IBM、GFK等合作伙伴,宣布集团旗下电子商务平台苏宁易购网于2月1日正式上线。

  2013年,苏宁美国研发中心暨硅谷研究院隆重揭幕,苏宁全球首家海外研究院开始运行,同时集团明确发布“一体两翼互联网路线图”。

  2014年,苏宁提出“用户体验讲效果,经营创新讲效益,制度优化讲效率”的“三效法则”,推动互联网零售战略的创新执行和全面落地。

  2015年,苏宁O2O成效凸显,互联网转型落地,CPU核心能力对外开放。

  2016年,苏宁产业经营不断拓展,控股集团下设苏宁云商、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投资、苏宁金融、苏宁体育六大产业集团。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诚聘英才  |  网站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240528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