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全身都是宝,它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有“成千上万”种用途。 利用其可食性:用其笋做各种食品、用其幼秆烧制竹筒饭、用其各种特殊提取物(如鲜竹沥)做药品、饮料等; 利用其割裂性:破篾编织用具、竹帘、竹席、竹篱、扇骨、伞骨、灯笼等; 利用其负荷力:做桁椽、晒秆、担架、脚手架、竹床、竹筷、矿柱、梁柱、门窗、地板、竹桥、竹筏及其他家具、用具,在民间建筑上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其弹力和抵抗力:做弓、弩、钓竿、竹梢、扫把、扁担、床柱、机脚、手杖、伞柄、撑竿、竹钉、竹箍等; 利用其中空特征:做水桶、水管、引水槽、烟筒、吹火筒、竹瓶及竹笙、竹笛等各种乐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贮具和量具等; 利用其外观特性及韧性:做竹索、背带、竹笼、篾缆、工艺品、玩具、文具等。 其实,竹材利用之广不胜枚举,以滇西、滇南的少数民族为例,他们祖辈流传种竹用竹的习惯,铺竹席、戴竹笠、烧竹材,食者竹笋、住者竹楼、用者竹筷,架桥以竹代木、过河砍竹作筏、防洪用竹制笼,大凡桶、篮、桌、凳等用具无不取材于竹,连吸烟也用竹制水烟筒。庆贺傣历新年(泼水节)所燃放的“高升”亦是用竹筒制成的土火箭、用香糯竹幼秆烧制的竹筒饭等,更是竹类之一特殊利用方式。
如今竹子的用途更是广泛,日益兴起的竹房子、竹木房屋、竹长廊、竹门楼、竹亭子、竹栏杆、围栏、农家乐修建等的各种竹木建筑工程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竹亭 用竹作凉亭,唐代已有。诗人独孤及曾作有《卢郎中寻阳竹亭记》:“伐竹为亭,其高,出于林表。”到后来,桥凉亭亦有以竹为之者。《扬州画舫录》中载;“梅岭春深即长春岭,在保障湖中。岭在水中,架木为玉板桥,上筑方亭。柱、栏、檐、瓦皆镶以竹,故又名竹桥。”可见竹凉亭应用之广。
由于竹不耐久,存留时间短,所以遗留下来的竹亭极少。竹亭多用绑扎辅以钉、铆的方法建造。而有些竹亭,梁、柱等结构构件仍用木材,外包竹片,以仿竹形,其饮坐凳、椽、瓦等则全部用竹制做,既坚固,又便于修护。